今年,《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正式出版发行,此卷生动记录了党的十九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着眼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统揽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团结带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推动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取得新的重大进展的伟大实践,集中展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充分体现了我们党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的智慧方案。此次培训班,也安排了对《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的专题学习。我个人就如何学好用好《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谈谈自己的几点体会与心得,与在座各位分享。
一、全面系统地开展学习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系列丛书中收录了多篇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场合关于科技创新工作的讲话。在第一卷收录的《创新正当其时,圆梦适得其势》中,他提到“在中国的大地上,要想有建树、有成就,关键是要脚踏着祖国大地,胸怀着人民期盼,找准专业优势和社会发展的结合点,找准先进知识和我国实际的结合点,真正使创新创造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在第二卷收录的《建设世界科技强国》中,他强调“要夯实科技基础,在重要科技领域跻身世界领先行列。要强化战略导向,破解创新发展科技难题。要加强科技供给,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主战场。要深化改革创新,形成充满活力的科技管理和运行机制。要弘扬创新精神,培育符合创新发展要求的人才队伍”;在第三卷收录的《努力成为世界主要科学中心和创新高地》中,他说到“要充分认识创新是第一动力,提供高质量科技供给,着力支撑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矢志不移自主创新,坚定创新信心,着力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全面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提升创新体系效能,着力激发创新活力。深度参与全球科技治理,贡献中国智慧,着力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牢固确立人才引领发展的战略地位,全面聚集人才,着力夯实创新发展人才基础”。
我作为一名高校科技工作者,对习近平总书记上述讲话的学习,深刻领会到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工作的全面系统性思维。在他的讲话中,全面地概括了科技创新工作的战略导向性——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主战场着力支撑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这是科技创新工作的落脚点;系统地总括了科技创新工作的发展路径——准确判断科技突破方向、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服务经济社会和人民群众、引领科技体制深刻变革、建设创新人才队伍,这是科技创新工作的出发点。出发点与落脚点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工作的全面系统总结。在前几天刚刚召开的科学家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再次强调了科技工作要“坚持需求导向和问题导向,整合优化科技资源配置,持之以恒加强基础研究,加强创新人才教育培养,依靠改革激发科技创新活力,加强国际科技合作”,这几点对其科技创新工作的论述又加以了补充和提升,构建了更为全面系统的科技创新思想。
通过对这些讲话的学习,于我而言,指明了未来一段时间内科技工作的道路与方向。作为一名普通科技工作者,我会坚持需求导向和问题导向,落实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围绕国家重大需求开展技术攻关,服务经济社会主战场,让人民享有更宜居的生活环境。作为一名高校教师,将在日常教学生活中,立德树人,强化科研育人功能,为国家培育出科技创新人才队伍接班人。作为河海大学水科学研究院的主要负责同志,将着力在这个新平台下通过构建突破惯有的科技体制、职称体系、资源配置的制度环境,培育符合不同特长类型的科技人才发展的沃土,使得人尽其用、人人可用。
二、深入思考地开展学习
在《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系列丛书中,生态文明建设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章节,在三卷中均有专门的章节收录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生态文明建设重要讲话。从第一卷“建设生态文明”到第二卷“建设美丽中国”以及第三卷“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这些构成了习近平总书记的生态文明建设思想。他强调,生态是统一的自然系统,是相互依存、紧密联系的有机链条;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体,这个生命共同体是人类生存发展的物质基础;要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拒绝奢华和浪费,形成文明健康的生活风尚;要倡导尊重自然、爱护自然的绿色价值观念,让天蓝地绿水清深入人心,形成深刻的人文情怀。习近平总书记运用系统思维创造性地提出,人的命脉在田,田的命脉在水,水的命脉在山,山的命脉在土,土的命脉在树,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必须对山水林田湖进行统一保护、统一修复。这些重要论述,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重要的思想论和方法论。
在学习的过程中,我一直在深入思考一个问题,如何结合自己的本职工作,充分发挥业务水平,来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生态文明的重要思想。我所在的学校—河海大学,水利工程学科在第四轮教育部学科评估中为A+,2017年水利工程学科位列国家一流学科建设名单,可以说我校的水利工程学科代表了国内的领先水平,我自己本人长期从事河流泥沙工程和环境泥沙学方面的基础和应用研究工作。但是近几年来,学校在科学研究、学科建设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与短板,距离精准对接国家需求、服务国家战略还有一段差距。比如:①承担国家重大需求的科研任务偏少,科研逐渐个体化、碎片化:随着现代社会分工细化、专业化,学科教师科研逐渐个体化、碎片化,缺乏协作与整合,服务国家、行业重大需求的能力不强;②工程研究优势逐步弱化:工程研究是河海大学的特色,但是随着上世纪90年代以来SCI评价体系的兴起和学校科研评价导向的变化,教师为晋升职称,更多追求发表SCI论文,服务重大水利工程需求的科研能力逐渐弱化;③涉水学科分散、未能有效发挥多学科交叉融合的优势:水利五个二级学科分布在三个学院,多个涉水学科分布在多个学院,难以组成大团队,承接大项目的能力不强;④缺乏有显示度的成果展示和科普平台。
通过对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工作和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讲话,我认为我校作为水利作为中国水利高层次人才培养的摇篮和水利科技创新的重要基地,必须要担负起历史赋予的责任与使命,在生态文明建设的征程中从以下几个方面贡献河海智慧与河海力量:1、加强基础研究;进一步强化凝练国家级、原创性的高水平标志性科研成果,提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计划、重大仪器专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千万级重大工程科研项目等重大项目的组织策划能力。2、进一步整合、拓展和提升实验场地空间和实验设施设备,提升学校现有的国家级科研平台(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国家重点实验室、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等)的绩效显示度。3、对制约科技创新、束缚科技工作者的科技管理体制,在学校内部设置特区进行试验。4、围绕国家需求和流域机构需求,做实学校现有的流域研究中心(淮河、长江、黄河、太湖),培育深耕流域的研究团队,以国家级高端智库为建设目标,随时跟踪流域热点问题,及时发声,为政府提供决策咨询报告。5、加强涉水的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结合度。
三、联系实际地开展学习
联系实际学,其实质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来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最终解决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
在习近平总书记的科技创新工作观和生态文明建设思想的指导下,我校成立了水科学研究院,以期在服务国家战略、服务行业、服务流域和服务重大工程中,贡献智慧、提供方案、发出声音。
水科学研究院是学校从事以水为核心的科学研究实体机构和高端平台,水文水资源与水利工程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水资源高效利用与工程安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长江保护与绿色发展研究院与水科学研究院合署办公,水安全与水科学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全球变化与水循环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挂靠水科学研究院。水科院与合署单位、内设机构共建共享资源,从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共性技术研发、智库建设、技术研发、成果转化、成果产业化几大领域,定向赋能各合署单位和内设机构。国重室与长江院主要承担科技工作的上中游——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工程中心与水科院内设机构承担科技工作的中下游——应用研究和成果应用,最终形成全链条研究和智库建设。利用中央高校基本业务费、协同创新中心和国重室团队经费,设立跨学科研究项目,组建跨学科研究团队,打造全链条科学研究体系。
水科学研究院自成立以来,始终以习近平总书记的思想为指引开展各项工作。①在制度建设方面,突破学校原有的引人用人制度,设置专职科研岗和研究员系列职称体系,多人全职加盟水科学研究院。②在智库建设方面,依托长江保护与绿色发展研究院,组织编撰长江保护与绿色发展领域系统性研究文献《“江苏长江保护与高质量发展战略”蓝皮书》;长江院专家在今年防汛救灾期间接受光明网采访,发表了题为《全面正确判断防洪形势,科学精准防洪减灾》的署名文章,引导大家全面、客观、正确的判断防洪形势,对科学精准防洪减灾有着重要指导意义。③在服务社会方面,今年国家防汛救灾期间,出版《防汛与抢险》《防汛抗旱》《防汛抢险100例》《防汛抢险手册》《城市堤防巡堤与应急处置手册》等多部防汛抢险类科普读物,并免费刊印分发;联合江苏省战略与发展研究中心共同编写《江苏省沿海地区发展报告》,报告将对江苏沿海地区未来发展提出对策建议,为新一轮江苏沿海地区发展夯实现实基础,为构建形成江海河湖统筹协同发展的区域经济格局提供支撑。④在对接流域方面,与淮委共同合作开展《淮河流域水治理战略》编制工作,报告将系统总结70年治淮实践和成就、分析治水新思路下的机遇与挑战、借鉴国际典型流域水治理经验, 在提出淮河流域水治理战略目标、思路对策和重点任务等方面形成共识,为治淮“十四五”规划的编制和治淮远景目标的制定提供支撑。
以上是我在全面系统、深入思考、联系实际地开展《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学习的一些心得体会。通过这段时间的学习,结合自己的高校工作者和科技工作者的角色,对于如何开展顶天立地研究,精准服务国家需求,有了更为深刻的认知和理解。在今后的生活和工作中,将把《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的学习列入日常学习,常学常新,时刻领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精髓,并以其为指导,在实际工作中,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和科技工作贡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