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英雄 建功社院·省社会主义学院新址办学30周年暨迎“八一”国防教育系列活动纪实
“向前!向前!向前!我们的队伍向太阳……”7月21日下午,江苏省社会主义学院的阶梯教室里传来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歌》的悠扬歌声。为热烈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5周年,一场主题为致敬英雄 建功社院·省社会主义学院新址办学30周年暨迎“八一”音乐导赏会正在这里举行。
开场,一曲《假如我在战斗中牺牲》就立刻吸引了全场听众的心声。《思念》《我们的家》《我不是不爱你》接连奏响,一组组充满英雄主义情怀和理想主义情感的歌曲,纯粹而质朴,简单而真诚。人们在动人的旋律中,缅怀革命先烈,致敬英雄战士,遥想军旅岁月。 山奇,用两年多的时间,完成了一场跨越三十年的“追寻”。《芳·华》唱片中所有的歌曲、歌词,都源自当年为祖国浴血奋战的干部战士写下的书信、日记、诗句和报道。那些用青春与热血捍卫国家的英雄们,有的牺牲在祖国的边疆,有的成长为祖国的栋梁。
音乐导赏会现场,嘉宾代表、退役军人代表们纷纷上台朗读歌词、畅谈感悟。曾经参加过保卫边疆战斗的退役军人孟智辉分享了那段难忘的烽火岁月。他记得上前线前和战友们拍了一张合影,但一场战斗结束后,照片里的人已经不完整。“他们牺牲了,但我还活着。我想我得为他们做一些什么。”多年来孟智辉累计帮扶了100多位烈士家属,捐赠100多万元款物。这是他对那些为了祖国尊严、领土完整、岁月静好而不惧献身的战士们的深情缅怀。《浙江法制报》原社长许佳文听完歌曲感触颇深。他想到了英雄排长林祖武与他的心上人的动人故事。“他在上阵前,把一只不锈钢的水壶交给战友,请他转交给未婚妻。说万一他回不来了,就请战友把这个水壶转交给她作个纪念。”最令许佳文感动的是,这些冲锋陷阵的战士们,在生死攸关的时候,考虑的不是他自己,而是挂念爱人,挂念边疆人民,挂念祖国的安宁。
两位南京中山小学五年级学生在听了歌曲《他永远十八岁》后也分享了自己的感受。王琚莹同学说,关于军人的故事她首先想到的就是电影《长津湖》。看到战争的惨烈,战士们的牺牲她禁不住流泪。张梓轩同学表示,现在的幸福生活都是革命先烈用鲜血换来的。“我一定会好好学习,争取在自己十八岁的时候,也能像这些战士们一样,成为国家的栋梁。”
演出过程中,观众们的情绪持续高涨。学院总务处王翔畅谈了他在福建沿海一线演练时的军旅岁月,他说,“虽然条件艰苦,但三名战友一台车,一顶帐篷一个月,人虽孤独,心却相依,虽然离开了军营,战友情深,军魂永在”。办公室赵丹分享了自己作为一名军嫂的感悟,她说,“听了《芳·华》中的歌曲后,不禁回忆起当年因两地分居思念远在军营值守的丈夫,而当对方深情告白‘不是不爱你’时,深切地体会到了自己的丈夫作为一名军人所表现的‘甘把青春献国防,愿将热血化丹青’的英雄情怀”。导赏会在全场大合唱《歌唱祖国》中完美落幕。
“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7月20日,省社会主义学院还举办了“致敬英雄 建功社院”新址办学30周年暨迎“八一”国防教育专题报告会。《浙江法制报》原社长许佳文从英雄精神的核心内涵、英雄精神诞生过程、弘扬英雄精神争当模范先锋三个方面,用自己38年前的亲身经历和一线报道的真实素材,记录下了弹着三弦琴的何吉勇,被当地老百姓亲切地称为前线“梁三喜”的李桂友,还有因为重伤、从1米78的个头被炸成只有84厘米、高位截瘫的战斗英雄展亚平的感人事迹……解读了“不怕苦、不怕死、不怕亏”的英雄精神,令听众们深深感到当下和平幸福的生活多么来之不易。
知所从来,思所将往。无论是烽火连天的战争岁月,还是社会主义建设的和平年代,英雄精神跨越时空、永不过时,是砥砺我们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不竭精神动力。站在学院新址办学30周年的新起点上,社院人初心如磐,使命如山,将忠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进一步弘扬英雄精神,赓续红色血脉,把自己的忠诚与担当镌刻在社院高质量发展进程中,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省委宣传部、省全民国防教育办公室、省委省级机关工委、省退役军人事务厅及职能部门有关领导同志和代表,驻地街道、企事业单位、学校代表等应邀出席相关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