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十九大报告——建设社会主义学院软实力

2019-01-16    来源:科研处     作者:

 

  中共十九大报告提出:";加强中外人文交流,以我为主、兼收并蓄。推进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讲好中国故事,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中共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就国家文化软实力阐发了一系列重要论述。20131230日,中央政治局还专门就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研究进行了第十二次集体学习。

  一、什么是软实力?什么是软实力(Soft Power)?软实力也叫软权力。它是一种依靠吸引力,而不是通过威逼或利诱的手段来达到目标的影响力。就国家而言,这种吸引力源于一个国家的文化、政治理念和政策。是一个国家综合实力中除传统的、基于军事和经济实力的硬实力之外的另一组成部分。简单地说,一切非物化要素所构成的实力就是软实力。

    美国的约瑟夫·奈以最早提出";软实力";概念而闻名。他在1990年出版的《注定领导世界:美国权力性质的变迁》一书及同年在《对外政策》杂志上发表的题为《软实力》一文中,最早明确提出并阐述了";软实力";概念。";中国最早引介";软实力";的学者是王沪宁同志, 在《复旦学报》1993年第3期发表了题为《作为国家实力的文化:软权力》的文章。

    在中国共产党的文献中最早使用";软实力";这一概念的是十六大报告:";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此后,一直到十九大,历次党代会报告都出现了";软实力";。十七大报告:";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十八大报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

    软实力这一提法被党代会报告数次强调之后,学界的研究日益深化,除了国家软实力,研究者对地方软实力、组织软实力、企业软实力和个人软实力也都进行了深入研究。

二、社会主义学院的软实力资源及软实力建设。潘岳书记在第12次全国社院院长会议上的报告指出:";进入新时代,‘我们党要始终成为时代先锋、民族脊梁,始终成为马克思主义执政党,不断增强党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此句话潘岳书记引自19大报告第二部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这便是统战教培工作新的战略定位。统一战线是党领导的统一战线,政治领导力是全国社院必须坚持的根本出发点;思想引领力是社院固有的立身之本,是政治领导力的内在支撑;群众组织力是检验社院教学效果的重要指标,是激发民主党派与社会组织统战功能的重要体现;社会号召力是社院工作的最终落脚点,最终表现为党的执政基础不断巩固、民族复兴力量不断壮大。站在民族复兴的新方位,聚焦增强执政党";四力";的新使命,满足人民美好生活的新需要,便是新时代对统战教培工作‘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最新要求。培养一大批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起来、致力于民族复兴的党外精英,既是我们教培的最高目标,也是我们探索统战教培新机制的着力点。";(潘岳书记报告11-12页)这";四力";就是社会主义学院需要着力建设的软实力。

    江苏省社会主义学院(以下简称";社院";)微信公众号对本院是这样介绍的:";江苏省社会主义学院是中共江苏省委领导的统一战线性质的政治学院,是省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的联合党校,是党和国家干部教育培训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开展统一战线工作的重要部门,是全省统一战线人才培养基地、理论研究基地和方针政策宣传基地。";

应该围绕这一定位建设社会主义学院软实力。软实力的形成和转换需要非物质资源。

  (一)江苏省社会主义学院的有哪些可以提升软实力的非物质资源?(以科研为例)

    1、从建院以来到2017年底为止,我院同志共发表文章330篇,其中发表在核心期刊(仅指北大核心和南大核心(CSSCI))上35篇,被《人大复印资料》转载6篇,按照学术规则,共计发表核心41篇。

    2、《江苏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从2000年第1期成为正式出版的有国内外刊号的学术刊物算起,到2017年第6期,共刊载2005篇文章。

    3、自2010年以来,到2017年底为止,以我院同志为课题主持人立项的省部级和地厅级课题,共计29项。

    (二)软实力如何建设?创造性继承和创新性发展!

    潜在的软实力资源并非总能转换成真正的,有助于获取理想结果的现实力量。要想把资源成功转化成软实力,实现这些软实力的客观手段在具体受众的眼中必须足够吸引人,有吸引力才有影响力。要把这些软实力资源发掘好、使用好。

    1、善于综合利用现代传播技巧,利用新式传播媒介(例如";公众号";),拓宽传播途径。设置传播议题,必须以";我(本单位)";为主导,突出江苏省社会主义学院的原创。研究受众(包括上下两方面)心理和接受习惯,制定传播策略。使传播者所创制的文本,在符号表达方式、思维方式、心理感受以及时间、空间特别是利益上与文本解读者接近。所谓利益上与文本解读者接近就是提供有用的信息。提供信息片段与制造观点模具。确定输出主题后,对大量碎片化的信息要进行片段化处理,以适合新媒体传播平台。既提供";信息片段";,又提供";观点模具";,使信息的接受方用整合性的观点模具对信息的";自由拼接";而成型。

    2、";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进行课程设置和理论研究

潘岳书记在第12次全国社院院长会议上的报告中说:";十九大最重要的理论成果是确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为新时代全国社院坚持‘社院姓社’注入了新内涵。社院因‘社’而立、依‘社’而兴,必须将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头等大事、重中之重。";

    中共江苏省委十三届三次全会强调:";把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理论武装的核心任务。";同时,中共江苏省委十三届三次全会(《中共江苏省委十三届三次全会举行》《新华日报》20171227日第1版)还提出了江苏省下一步发展的重要任务即";围绕中央提出的走在前列的定位,在世界和全国大格局中谋划江苏发展;善于抢抓机遇,把握‘一带一路’建设、长江经济带建设、长三角区域发展一体化、沿海地区发展等国家战略,积极主动寻求发展新的突破";、";要按照中央安排部署和工作要求,紧紧围绕高质量发展,深入推进";两聚一高";新实践,加快建设";强富美高";新江苏。";

    因此,应该按照第12次全国社院院长会议和中共江苏省委十三届三次全会确立的";头等大事";和";核心任务";";重要任务";进行课程设置和理论研究,建设社会主义学院软实力,凸显新时代统战教培工作";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重要作用。

 

学习十九大报告——建设社会主义学院软实力
2019-01-16

 

  中共十九大报告提出:";加强中外人文交流,以我为主、兼收并蓄。推进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讲好中国故事,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中共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就国家文化软实力阐发了一系列重要论述。20131230日,中央政治局还专门就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研究进行了第十二次集体学习。

  一、什么是软实力?什么是软实力(Soft Power)?软实力也叫软权力。它是一种依靠吸引力,而不是通过威逼或利诱的手段来达到目标的影响力。就国家而言,这种吸引力源于一个国家的文化、政治理念和政策。是一个国家综合实力中除传统的、基于军事和经济实力的硬实力之外的另一组成部分。简单地说,一切非物化要素所构成的实力就是软实力。

    美国的约瑟夫·奈以最早提出";软实力";概念而闻名。他在1990年出版的《注定领导世界:美国权力性质的变迁》一书及同年在《对外政策》杂志上发表的题为《软实力》一文中,最早明确提出并阐述了";软实力";概念。";中国最早引介";软实力";的学者是王沪宁同志, 在《复旦学报》1993年第3期发表了题为《作为国家实力的文化:软权力》的文章。

    在中国共产党的文献中最早使用";软实力";这一概念的是十六大报告:";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此后,一直到十九大,历次党代会报告都出现了";软实力";。十七大报告:";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十八大报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

    软实力这一提法被党代会报告数次强调之后,学界的研究日益深化,除了国家软实力,研究者对地方软实力、组织软实力、企业软实力和个人软实力也都进行了深入研究。

二、社会主义学院的软实力资源及软实力建设。潘岳书记在第12次全国社院院长会议上的报告指出:";进入新时代,‘我们党要始终成为时代先锋、民族脊梁,始终成为马克思主义执政党,不断增强党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此句话潘岳书记引自19大报告第二部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这便是统战教培工作新的战略定位。统一战线是党领导的统一战线,政治领导力是全国社院必须坚持的根本出发点;思想引领力是社院固有的立身之本,是政治领导力的内在支撑;群众组织力是检验社院教学效果的重要指标,是激发民主党派与社会组织统战功能的重要体现;社会号召力是社院工作的最终落脚点,最终表现为党的执政基础不断巩固、民族复兴力量不断壮大。站在民族复兴的新方位,聚焦增强执政党";四力";的新使命,满足人民美好生活的新需要,便是新时代对统战教培工作‘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最新要求。培养一大批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起来、致力于民族复兴的党外精英,既是我们教培的最高目标,也是我们探索统战教培新机制的着力点。";(潘岳书记报告11-12页)这";四力";就是社会主义学院需要着力建设的软实力。

    江苏省社会主义学院(以下简称";社院";)微信公众号对本院是这样介绍的:";江苏省社会主义学院是中共江苏省委领导的统一战线性质的政治学院,是省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的联合党校,是党和国家干部教育培训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开展统一战线工作的重要部门,是全省统一战线人才培养基地、理论研究基地和方针政策宣传基地。";

应该围绕这一定位建设社会主义学院软实力。软实力的形成和转换需要非物质资源。

  (一)江苏省社会主义学院的有哪些可以提升软实力的非物质资源?(以科研为例)

    1、从建院以来到2017年底为止,我院同志共发表文章330篇,其中发表在核心期刊(仅指北大核心和南大核心(CSSCI))上35篇,被《人大复印资料》转载6篇,按照学术规则,共计发表核心41篇。

    2、《江苏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从2000年第1期成为正式出版的有国内外刊号的学术刊物算起,到2017年第6期,共刊载2005篇文章。

    3、自2010年以来,到2017年底为止,以我院同志为课题主持人立项的省部级和地厅级课题,共计29项。

    (二)软实力如何建设?创造性继承和创新性发展!

    潜在的软实力资源并非总能转换成真正的,有助于获取理想结果的现实力量。要想把资源成功转化成软实力,实现这些软实力的客观手段在具体受众的眼中必须足够吸引人,有吸引力才有影响力。要把这些软实力资源发掘好、使用好。

    1、善于综合利用现代传播技巧,利用新式传播媒介(例如";公众号";),拓宽传播途径。设置传播议题,必须以";我(本单位)";为主导,突出江苏省社会主义学院的原创。研究受众(包括上下两方面)心理和接受习惯,制定传播策略。使传播者所创制的文本,在符号表达方式、思维方式、心理感受以及时间、空间特别是利益上与文本解读者接近。所谓利益上与文本解读者接近就是提供有用的信息。提供信息片段与制造观点模具。确定输出主题后,对大量碎片化的信息要进行片段化处理,以适合新媒体传播平台。既提供";信息片段";,又提供";观点模具";,使信息的接受方用整合性的观点模具对信息的";自由拼接";而成型。

    2、";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进行课程设置和理论研究

潘岳书记在第12次全国社院院长会议上的报告中说:";十九大最重要的理论成果是确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为新时代全国社院坚持‘社院姓社’注入了新内涵。社院因‘社’而立、依‘社’而兴,必须将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头等大事、重中之重。";

    中共江苏省委十三届三次全会强调:";把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理论武装的核心任务。";同时,中共江苏省委十三届三次全会(《中共江苏省委十三届三次全会举行》《新华日报》20171227日第1版)还提出了江苏省下一步发展的重要任务即";围绕中央提出的走在前列的定位,在世界和全国大格局中谋划江苏发展;善于抢抓机遇,把握‘一带一路’建设、长江经济带建设、长三角区域发展一体化、沿海地区发展等国家战略,积极主动寻求发展新的突破";、";要按照中央安排部署和工作要求,紧紧围绕高质量发展,深入推进";两聚一高";新实践,加快建设";强富美高";新江苏。";

    因此,应该按照第12次全国社院院长会议和中共江苏省委十三届三次全会确立的";头等大事";和";核心任务";";重要任务";进行课程设置和理论研究,建设社会主义学院软实力,凸显新时代统战教培工作";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