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章是党在理论上和政治上的基石,也是党在组织上和制度上的基石。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欲知平直,刚必准绳;欲知方圆,则必规矩。党员干部的规矩是什么,是党章。党章是立党、治党、管党的总章程,集中体现了党的性质和宗旨、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党的重要主张。可以说,党章是规范党员行为的";指南针";,是加强党员修养的基础。2012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认真学习党章严格遵守党章》一文中,提出了加强党性修养的具体要求。基于此,我们必须明确新时期党性教育、党性修养的基本要求与新要求,提高理论认识水平,进一步提高党性修养水平。
一、把党章作为加强党性修养的根本标准
党性是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的一个重要概念,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此均作出过界定。列宁指出:";党性是高度发展有阶级对立的结果和政治表现。";毛泽东强调:";如果没有科学的态度,即没有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理论与实践统一的态度,就叫做没有党性,或叫做党性不完全。";刘少奇在《论共产党员的修养》中则对党性给出如下定义:";共产党人的党性就是无产者阶级性最高而集中的体现。";这些界定对今天我们加强党性锻炼仍有着极强的指导意义。党性是党的基本纲领性追求的集中体现,党性教育就是要将党的基本纲领追求内化为全体党员的思想和行为。其突出要求就是不断增强党的意识,提高党员对党的忠诚度。党章集中体现了党的纲领性追求,是全党必须遵循的总规矩,因此必须把党章作为加强党性修养的根本依据和标准。党性教育的根本要求就是严格遵守党章。作为一名党员,就是要把党章各项规定落实到行动上。
二、加强党性修养,必须增强五个意识。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各级党组织的全部活动中,都要坚持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自觉学习党章、遵守党章、贯彻党章、维护党章,自觉加强党性修养,增强党的意识、宗旨意识、执政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切实做到为党分忧、为国尽责、为民奉献。";
1.党的意识
党的意识是一种对党的纲领高度认同的理性自觉,也就是理想信念。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没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党员干部要以党章为纲,把对党忠心、为党竭诚作为立身之本,不动摇,不迷失。一是坚定立场,认真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补好精神之";钙";,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在政治上、行动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在政治原则、大是大非问题上头脑清醒、旗帜鲜明,保持政治定力。
2.宗旨意识
中国共产党是在人民群众中生长和发展壮大起来的。人民群众是我们党的力量源泉和胜利之本。我们党从最初成立时的50多个党员发展到现在的8700多万党员,成为领导一个13亿人口的社会主义大国的执政党,最根本的一条,是我们党作为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和中国人民、中华民族的先锋队,代表了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中国先文化的前进方向、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员干部,应牢固树立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理念。了解群众所思、所盼、所忧,增强群众工作的亲和力和感染力。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3.执政意识
在习近平总书记的《之江新语》中提出:";党的干部是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主体,党的干部的执政意识和执政素质至关重要,其外在表现出来的能力和作风同样至关重要。各级党的领导干部要不断增强党的意识和为民执政意识,无论在哪个方面、哪个部门、哪个地方工作的党员干部,首先要明白自己的第一身份是共产党员,第一职责是为党工作,第一目标是为民谋利,始终把党和人民放在首位,不断提高自身的能力和本领,切实为人民执好政、掌好权。";作为一名党员,我们应认识到自身的一举一动并不仅仅关系到个人,而是关系到党的形象,关系到我们是否得民心,是否具有深厚的执政基础。增强执政意识,就是要时刻提醒自己,凡是利于党长期执政的,我们就长期坚持、常抓不懈,凡是不利于党长期执政的,我们就坚决反对。
4.大局意识
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近现代政治史中的大量事实证明,无论是中国还是外国,无论是执政党还是在野党,如果没有一个强有力的政治领导核心,迟早都逃不出分崩离析的命运。因此,偌大的一个中国,必须有一个坚强的中央领导集体,必须有一个坚强的中央领导核心,方能担负起历史和人民赋予我们的神圣使命。
当今世界格局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当今中国经济社会正在发生深刻变革。特别是我国决胜全面小康进入关键阶段,跨越";中等收入陷阱";进入关键时期,面临着机遇与挑战同在、发展与风险并存的严峻复杂形势。从国内大局来看,就是要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全面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共同奋斗。特别是从维护党的坚强领导核心这个大局来看,就是要紧紧围绕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自觉维护党的集中统一,自觉维护党中央的权威。这是当前最要紧最突出的大局。
5.责任意识
坚定的政治责任心是做好一切工作、推动事业发展的保证。如果没有强烈的责任心,就会失去干工作的根本动力,就不可能有过硬的联系服务群众的本领,更谈不上过硬的工作质量标准,工作就不能很好地落实。增强责任意识,就是要求广大党员干部要有敢于担当、勇于负责的精神和品德,要有勇于付出的奉献精神,这也体现了党员干部厚重的责任意识和使命担当。求真务实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解难事,真心实意为群众谋利益是责任感的一种体现,更是每名党员干部都应追求的目标。作为党员干部,一定要把这种厚重的真心务实为民责任意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以实际行动让群众满意。
三、深学笃行党章,做到";五个模范";。
贯彻党章,提升党性修养,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要充分发挥共产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当前,主要要在五个方面下功夫。
1.共产党员首先应该是坚定理想信念的模范。
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安身立命的根本,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
2.共产党员应该是加强道德修养的模范。
先进性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特征和追求。党的先进性不仅体现在理论、路线、方针政策上,而且体现在思想道德上。马克思曾经指出,只有执政党及其政府率先成为全社会的德行楷模,以自己虚心、诚恳、敬业、奉献而卓有成效的表率行为给全社会做出榜样,才可能有效地防止";全部陈腐的东西";死灰复燃。中国共产党从成立起,就高度重视思想道德建设。在井冈山时期,我们党确立了思想建党原则,要求共产党员要做勇于牺牲的模范。在延安时期,毛泽东同志要求全党学习白求恩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做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新中国成立前夕,毛泽东同志郑重提出";两个务必";,要求全党谦虚谨慎、艰苦奋斗,经受住进城和执政的考验。90多年来,中国共产党人的高尚思想道德,始终是我们党赢得人民群众拥护和支持的重要法宝,是我们党战胜各种困难和风险的强大力量。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就必须模范承担社会责任,履行社会主义务、弘扬社会公德,时时处处当好人、做好事,发挥";正效应";,传递";正能量";,彰显共产党人的人格力量。
3.共产党员应该是遵守纪律的模范
中国共产党是具有严密组织和严明纪律的工人阶级政党,纪律严明是我们党的一大政治优势。过去,我们党无论怎样弱小,无论遇到什么困难,一直有着强大的战斗力,其中关键的一点就是因为我们党有建立在共同理想和坚定信念基础上的严格的组织纪律。在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今天,党员做遵守纪律的模范,同样有着重要意义。要以党纪为准绳,严格要求自己。在改革开放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共产党人时常要面对金钱、名利、美色等种种诱惑,稍有不慎,就有可能成为诱惑的俘虏。因此,我们必须警钟长鸣,时时做到慎独、慎微、慎欲,在纪律面前不越雷池半步。只有在日常生活中,经常用党的纪律要求自己,才能防微杜渐,真正成为一个遵守纪律的模范。
4.共产党员应该是勤奋学习的典范。
我们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学习并善于学习,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历史,就是一部创造性学习的历史。 早在1939年5月,毛泽东同志在延安在职干部教育动员大会上就提出:";要把全党变成一个大学校";,";全党的同志,研究学问,大家都要学到底,都要进这个无期大学。"; 关于学习2013年3月1日,在中央党校建校80周年庆祝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中国共产党人依靠学习走到今天,也必须依靠学习走向未来。我们的干部要上进,我们的党要上进,我们的国家要上进,我们的民族要上进,就必须大兴学习之风,坚持学习、学习、再学习,坚持实践、实践、再实践。"; 今天的共产党员,一样需要继承和发扬重视学习并善于学习的优良传统。我们党已经提出了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政党的历史任务。学习、服务、创新,首先是学习,学习好才能服务好,学习好也才能有创新。所以每个共产党员都要做勤奋学习的典范。通过学习,掌握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保持健康积极的人生状态、保持坚韧顽强的意志品质,保持充盈饱满的浩然正气。
5.共产党员应该是努力工作的模范
专心致志以敬其业,是薪火相传的中华优秀传统。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标准应该更高,注重向焦裕禄、孔繁森、杨善洲等英模人物学习,向道德模范和身边典型学习,对标先进,查找不足,明确方向、改进工作,向先进典型看齐。不管做什么工作,都应当争做岗位能手、模范标兵,立足本职为党和人民的事业勤恳奉献。用实际行动,为党的形象增添光彩,为共产党员的形象增添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