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社院姓社”政治方向 提升办学水平

2016-05-04    来源:教务处     作者:

党外代表人士的教育培训工作是统一战线的一项基础性、战略性工程。新常态下,党外代表人士接受教育培训的途径方式日益多样化,但社会主义学院教育培训是主渠道、主阵地,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坚定不移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深化教学改革,突出统战理论、共识教育的主课地位不动摇,不断充实和完善";一个主题、五个方面";的教学布局,进一步增强学员的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和制度自信。  

 

一、以教学内容创新为抓手,认真贯彻落实社院姓社原则



 

一是要系统开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的学习,彰显社院姓社根本原则。要立足于党的理论创新周期,按照党的理论创新每前进一步、理论武装就要跟进一步的要求,本着党外代表人士的政治教育与中共干部的理论武装同步、相配合的原则,教学培训始终把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作为中心内容,及时创新教学单元,精心设置专题,开设新的课程,及时并系统地推进党的创新理论进教材、进课堂、进学员头脑。  

 

二是要突出统一战线理论方针政策的学习,强化社院特色。统一战线理论方针政策是教育培训的主要内容,也是贯彻社院性社的基本要求和社院教学特色的体现。教学安排应及时反映统一战线理论实践最新发展,精心构建具有社院特点的课程体系。针对不同的培训对象,培训的内容则有所侧重。例如针对党外代表人士,强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学习;针对统战干部等重点班次,应着重开展新时期党的统一战线理论和方针政策学习,传授统一战线工作方式方法,提高把握统战工作规律和领导统战工作的能力增强了教学培训的统战理论特色,确保统一战线和多党合作事业正确发展方向。



 

三是立足问题导向,突出国情省情教育。服务党和国家中心工作是教育培训的目的,也是社会主义学院主阵地作用的具体体现。这就需要在设置课程时,把组织需要和个人需求结合好,动态更新教学专题,为学员提供最新的理论热点知识,突出国情省情教育,如针对香港";占中";、台湾";太阳花学运";等问题,开设";一国两制与香港问题";、";台海形势";等课程;省委省政府中心工作和决策部署等重要内容以及";两个率先";光荣使命、";建设强富美高新江苏";最新定位、";五个迈上新台阶";重点任务、";四个全面";总体战略、";法治江苏建设";、";生态文明";和";大数据时代";等,在教学内容上都要得到充分体现。  

 

二、丰富社院姓社教育的方式方法,提高教学吸引力。



 

传统的理论教学,容易产生注重教师的讲,忽视学员的接受心理和接受程度的现象。需要学习引进现代教育培训新理念,积极推进教学方式、方法的创新,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性和学员的主体性作用。在改进讲授式基础上,全面推行多样化教学,鼓励互动式教学,积极推进研讨式教学法,重视讨论和研究式教学的组织,合理增加案列式、情景模拟式教学和实践教学的比重。  

 

三、利用优质教学资源,积极探索多元开放式教育模式



 

";要合理利用高等学校优质培训资源和境外培训资源,探索异地培训方式,切实提高培训质量和水平";。

一是继续优化师资队伍,增强社院姓社教育的力量。加大院内教师培养的力度,同时,充分利用高等院校众多,教育资源丰富,文化底蕴深厚等优势社会资源,特别是加强与南京大学、东南大学、河海大学、南京师范大学以及省委党校的合作,整合院内外专家、学者以及验丰富的领导干部在内的社会资源,做到师资力量来源渠道的多元化,建立一支授课质量高且适合我院教学的专兼职教师队伍。

二是积极开展异地培训,提升人才培养的层次性。按照以我为主、为我所用、趋利避害、注重实效的方针,合理利用境外优质教育培训资源,提高境外培训的效果。此外,加强与兄弟社院的合作,有效利用省外优质教学资源,开展异地办学,推进教学培训上新台阶。

 

 

 

 

 

 

 

  



 

坚持“社院姓社”政治方向 提升办学水平
2016-05-04

党外代表人士的教育培训工作是统一战线的一项基础性、战略性工程。新常态下,党外代表人士接受教育培训的途径方式日益多样化,但社会主义学院教育培训是主渠道、主阵地,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坚定不移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深化教学改革,突出统战理论、共识教育的主课地位不动摇,不断充实和完善";一个主题、五个方面";的教学布局,进一步增强学员的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和制度自信。  

 

一、以教学内容创新为抓手,认真贯彻落实社院姓社原则



 

一是要系统开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的学习,彰显社院姓社根本原则。要立足于党的理论创新周期,按照党的理论创新每前进一步、理论武装就要跟进一步的要求,本着党外代表人士的政治教育与中共干部的理论武装同步、相配合的原则,教学培训始终把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作为中心内容,及时创新教学单元,精心设置专题,开设新的课程,及时并系统地推进党的创新理论进教材、进课堂、进学员头脑。  

 

二是要突出统一战线理论方针政策的学习,强化社院特色。统一战线理论方针政策是教育培训的主要内容,也是贯彻社院性社的基本要求和社院教学特色的体现。教学安排应及时反映统一战线理论实践最新发展,精心构建具有社院特点的课程体系。针对不同的培训对象,培训的内容则有所侧重。例如针对党外代表人士,强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学习;针对统战干部等重点班次,应着重开展新时期党的统一战线理论和方针政策学习,传授统一战线工作方式方法,提高把握统战工作规律和领导统战工作的能力增强了教学培训的统战理论特色,确保统一战线和多党合作事业正确发展方向。



 

三是立足问题导向,突出国情省情教育。服务党和国家中心工作是教育培训的目的,也是社会主义学院主阵地作用的具体体现。这就需要在设置课程时,把组织需要和个人需求结合好,动态更新教学专题,为学员提供最新的理论热点知识,突出国情省情教育,如针对香港";占中";、台湾";太阳花学运";等问题,开设";一国两制与香港问题";、";台海形势";等课程;省委省政府中心工作和决策部署等重要内容以及";两个率先";光荣使命、";建设强富美高新江苏";最新定位、";五个迈上新台阶";重点任务、";四个全面";总体战略、";法治江苏建设";、";生态文明";和";大数据时代";等,在教学内容上都要得到充分体现。  

 

二、丰富社院姓社教育的方式方法,提高教学吸引力。



 

传统的理论教学,容易产生注重教师的讲,忽视学员的接受心理和接受程度的现象。需要学习引进现代教育培训新理念,积极推进教学方式、方法的创新,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性和学员的主体性作用。在改进讲授式基础上,全面推行多样化教学,鼓励互动式教学,积极推进研讨式教学法,重视讨论和研究式教学的组织,合理增加案列式、情景模拟式教学和实践教学的比重。  

 

三、利用优质教学资源,积极探索多元开放式教育模式



 

";要合理利用高等学校优质培训资源和境外培训资源,探索异地培训方式,切实提高培训质量和水平";。

一是继续优化师资队伍,增强社院姓社教育的力量。加大院内教师培养的力度,同时,充分利用高等院校众多,教育资源丰富,文化底蕴深厚等优势社会资源,特别是加强与南京大学、东南大学、河海大学、南京师范大学以及省委党校的合作,整合院内外专家、学者以及验丰富的领导干部在内的社会资源,做到师资力量来源渠道的多元化,建立一支授课质量高且适合我院教学的专兼职教师队伍。

二是积极开展异地培训,提升人才培养的层次性。按照以我为主、为我所用、趋利避害、注重实效的方针,合理利用境外优质教育培训资源,提高境外培训的效果。此外,加强与兄弟社院的合作,有效利用省外优质教学资源,开展异地办学,推进教学培训上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