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过浅浅的海峡 走进流淌千年的“诗和远方”——第六届“古漕新韵 千秋传承”苏台青年艺术家大运河城市采风行纪实

2023-08-11    来源:文化交流处     作者:王芳

  

      一脉通南北,千载连古今。京杭大运河是世界上最长的人工河,纵贯南北,是一部书写在华夏大地上的宏伟诗篇。大运河在千年流淌中见证了一座座城市的沧桑巨变,也孕育了璀璨丰厚的文化记忆。


  图片

      8月2日,第六届“古漕新韵 千秋传承”苏台青年艺术家大运河城市采风行启动仪式在南京举行。省政协副主席、江苏中华文化学院院长周岚,江苏省海外联谊会常务副会长顾万峰,江苏省委台办一级巡视员吴伟荣等出席,江苏省海外联谊会副会长、江苏中华文化学院副院长刘步健主持仪式。江苏中华文化学院副院长陈锋、朱杰、钱照亮参加启动仪式。

      “古漕新韵 千秋传承”作为海峡两岸文化艺术交流品牌活动,自2018年创办至今,已连续举办六届。7月底8月初,来自台湾的40人的青年学生团组、60人的青年艺术家团组来到江苏,走进苏州周庄、平江历史街区,淮安河下古镇,宿迁皂河古镇等代表性的运河文化地标,走进流淌千年的“诗和远方”,感受运河文化,描绘运河风情。

遇见江南   诗画姑苏

      “青砖伴瓦漆,白马踏新泥......”苏州平江河畔,一曲委婉动听的清音,吸引台湾师生们纷纷驻足,这就是多少人慕名而来只为听一曲的苏州评弹《声声慢》,这首《声声慢》一下子将来自台湾的师生们带入吴侬软语中的水韵江南。

      一条平江路,半部姑苏城。全长1606米的平江路,被称为“没有围墙的江南文化博物馆”。作为苏州“运河十景”之一,平江路也是迄今为止苏州保存最完整、规模最大的历史街区。行走其间,仍能触摸到千年江南脉动。

      推一扇临河的小窗,听一曲温婉的评弹,品一杯清幽的香茗,寻一段悠长的小巷......师生们漫步平江路,感受这个城市“最江南”的韵味。

      古老的平江路也有年轻化的一面,除了传统的历史文化景观,还有充满青春活力的艺文空间,让师生们感受到苏州人文与经济共同发展的“双面绣”的动人魅力。

      在苏州,师生们走进周庄写生,将江南水乡的小桥流水人家的美景收入笔底;走进苏州的大学欣赏江南艺术表演,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美好。

以文论道   以笔会友

      7月31日,苏台青年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交流论坛在江苏中华文化学院举行。来自江苏和台湾两地的书画艺术专业青年学子以文论道,围绕书法、篆刻、绘画等主题展开学术交流和实践切磋。两岸多个高校的专家学者出席本次交流论坛。

      本次论坛还发布了《古漕新韵 千秋传承 苏台青年学生研学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交流论坛论文集》。活动中,六位青年学生进行了交流发言,并由专家学者进行点评。“我昨天看到论文集非常激动,虽然论文的篇幅没有很大,但是涉猎面广,研究点深,而且研究题材多元丰富。”本次论文的学术主持这样评价。

      下午的实践交流中,书画家们通过现场示范向青年学生们讲授了书法、绘画的技法,学生们围在画桌边听得全神贯注,有的学生高举着手机拍摄视频,不遗漏任何一个细节。此次论坛,学生们通过思想的交流碰撞、专家的现场指导,学生们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了更深刻的体悟和认识。

同绘运河   翰墨缘深

      “运河三千里,醉美是淮安。”此次采风活动中,青年艺术家团组走进“运河之都”淮安。淮安在漕运历史上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这座因运河而生、因运河而兴的城市,在古代既是九省通衢,南船北马舍舟登陆之地,更是明清漕运总督署的所在地。在淮安,艺术家们赴中国漕运博物馆、河下古镇、吴承恩故居、淮安水利枢纽“水上立交”、里运河文化长廊等地开展实地写生活动。

      在淮安“水上立交”,艺术家们被深深震撼了。陆地上的立交桥很多,水上的立交桥却非常少见。淮安水上立交是亚洲最大的水上立交,京杭大运河和淮河入海水道在此立体交汇,具有运输、防洪等功能。站在桥头堡钢索缆桥,极目远望,千吨级货船往来穿梭,蔚为壮观。艺术家们赞叹,这是一个让我们惊艳的伟大工程,这样的巨大投入,这样的蓬勃发展让我们感动。

      河下古镇曾经“街市繁华,晚间灯火烛天,管弦盈耳。”花巷、火巷、估衣街这些老街巷名透出当年的繁华。这里出了《西游记》作者吴承恩、抗倭英雄沈坤等历史名人,历史韵味浓厚。现在的河下古镇,游客如织、招牌林立,又现昔日的繁华风采,仿佛是一幅重现的《清明上河图》,给了画家们很多灵感。

      淮安也是世界美食之都。漕运的兴盛让淮安的美食更加丰富。美食是舌尖上的“诗和远方”,大家品尝了淮安软兜、淮安茶馓等淮扬美食,仿佛回到了千百年前舟楫千里、锦帆无数的运河古城。历史和现实、美食和文化在这里交织,承载着无数繁华的盛景和动人的故事,让大家感受到厚重而辉煌的运河文化的魅力。

      夜幕降临,里运河文化长廊华灯初上,艺术家们乘船游览,面对在夜色中闪耀迷人的美丽清江浦,艺术家们说,我们很高兴经过了三年的疫情,还能再一次踏上江苏的土地,这次的行程安排使我们系列参观了运河沿岸之景,对运河的历史文化脉络有了清晰的了解,更加深入地了解运河文化、古人的智慧和中华传统文化的底蕴。我们两岸艺术家一起借助画笔,描绘运河的风情,使我们在艺术上深入交流,心灵上更加接近。

    此次采风活动,艺术家们还走进“运河明珠”宿迁,参访了皂河龙运城、洋河酒厂、泗阳妈祖文化园等处,用画笔留下了宿迁“第一江山春好处”的风采。

   “苏台青年艺术家大运河城市采风行”为第三届海峡两岸青年文化月重要组成部分,此次采风行活动后期将完成作品收件等工作,于10月下旬在淮安举办写生作品展。

      从小桥流水的江南水乡到青砖碧瓦的运河古镇,从古老的漕运码头到亚洲最大的水上立交,艺术家们领略了水韵江苏灵动的文化魅力,见证了现代化江苏新图景,一起描绘了运河的人文之美、生态之美、发展之美,以艺术交流促进苏台两地交流合作,共同推进两岸融合发展。


越过浅浅的海峡 走进流淌千年的“诗和远方”——第六届“古漕新韵 千秋传承”苏台青年艺术家大运河城市采风行纪实
2023-08-11

  

      一脉通南北,千载连古今。京杭大运河是世界上最长的人工河,纵贯南北,是一部书写在华夏大地上的宏伟诗篇。大运河在千年流淌中见证了一座座城市的沧桑巨变,也孕育了璀璨丰厚的文化记忆。


  图片

      8月2日,第六届“古漕新韵 千秋传承”苏台青年艺术家大运河城市采风行启动仪式在南京举行。省政协副主席、江苏中华文化学院院长周岚,江苏省海外联谊会常务副会长顾万峰,江苏省委台办一级巡视员吴伟荣等出席,江苏省海外联谊会副会长、江苏中华文化学院副院长刘步健主持仪式。江苏中华文化学院副院长陈锋、朱杰、钱照亮参加启动仪式。

      “古漕新韵 千秋传承”作为海峡两岸文化艺术交流品牌活动,自2018年创办至今,已连续举办六届。7月底8月初,来自台湾的40人的青年学生团组、60人的青年艺术家团组来到江苏,走进苏州周庄、平江历史街区,淮安河下古镇,宿迁皂河古镇等代表性的运河文化地标,走进流淌千年的“诗和远方”,感受运河文化,描绘运河风情。

遇见江南   诗画姑苏

      “青砖伴瓦漆,白马踏新泥......”苏州平江河畔,一曲委婉动听的清音,吸引台湾师生们纷纷驻足,这就是多少人慕名而来只为听一曲的苏州评弹《声声慢》,这首《声声慢》一下子将来自台湾的师生们带入吴侬软语中的水韵江南。

      一条平江路,半部姑苏城。全长1606米的平江路,被称为“没有围墙的江南文化博物馆”。作为苏州“运河十景”之一,平江路也是迄今为止苏州保存最完整、规模最大的历史街区。行走其间,仍能触摸到千年江南脉动。

      推一扇临河的小窗,听一曲温婉的评弹,品一杯清幽的香茗,寻一段悠长的小巷......师生们漫步平江路,感受这个城市“最江南”的韵味。

      古老的平江路也有年轻化的一面,除了传统的历史文化景观,还有充满青春活力的艺文空间,让师生们感受到苏州人文与经济共同发展的“双面绣”的动人魅力。

      在苏州,师生们走进周庄写生,将江南水乡的小桥流水人家的美景收入笔底;走进苏州的大学欣赏江南艺术表演,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美好。

以文论道   以笔会友

      7月31日,苏台青年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交流论坛在江苏中华文化学院举行。来自江苏和台湾两地的书画艺术专业青年学子以文论道,围绕书法、篆刻、绘画等主题展开学术交流和实践切磋。两岸多个高校的专家学者出席本次交流论坛。

      本次论坛还发布了《古漕新韵 千秋传承 苏台青年学生研学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交流论坛论文集》。活动中,六位青年学生进行了交流发言,并由专家学者进行点评。“我昨天看到论文集非常激动,虽然论文的篇幅没有很大,但是涉猎面广,研究点深,而且研究题材多元丰富。”本次论文的学术主持这样评价。

      下午的实践交流中,书画家们通过现场示范向青年学生们讲授了书法、绘画的技法,学生们围在画桌边听得全神贯注,有的学生高举着手机拍摄视频,不遗漏任何一个细节。此次论坛,学生们通过思想的交流碰撞、专家的现场指导,学生们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了更深刻的体悟和认识。

同绘运河   翰墨缘深

      “运河三千里,醉美是淮安。”此次采风活动中,青年艺术家团组走进“运河之都”淮安。淮安在漕运历史上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这座因运河而生、因运河而兴的城市,在古代既是九省通衢,南船北马舍舟登陆之地,更是明清漕运总督署的所在地。在淮安,艺术家们赴中国漕运博物馆、河下古镇、吴承恩故居、淮安水利枢纽“水上立交”、里运河文化长廊等地开展实地写生活动。

      在淮安“水上立交”,艺术家们被深深震撼了。陆地上的立交桥很多,水上的立交桥却非常少见。淮安水上立交是亚洲最大的水上立交,京杭大运河和淮河入海水道在此立体交汇,具有运输、防洪等功能。站在桥头堡钢索缆桥,极目远望,千吨级货船往来穿梭,蔚为壮观。艺术家们赞叹,这是一个让我们惊艳的伟大工程,这样的巨大投入,这样的蓬勃发展让我们感动。

      河下古镇曾经“街市繁华,晚间灯火烛天,管弦盈耳。”花巷、火巷、估衣街这些老街巷名透出当年的繁华。这里出了《西游记》作者吴承恩、抗倭英雄沈坤等历史名人,历史韵味浓厚。现在的河下古镇,游客如织、招牌林立,又现昔日的繁华风采,仿佛是一幅重现的《清明上河图》,给了画家们很多灵感。

      淮安也是世界美食之都。漕运的兴盛让淮安的美食更加丰富。美食是舌尖上的“诗和远方”,大家品尝了淮安软兜、淮安茶馓等淮扬美食,仿佛回到了千百年前舟楫千里、锦帆无数的运河古城。历史和现实、美食和文化在这里交织,承载着无数繁华的盛景和动人的故事,让大家感受到厚重而辉煌的运河文化的魅力。

      夜幕降临,里运河文化长廊华灯初上,艺术家们乘船游览,面对在夜色中闪耀迷人的美丽清江浦,艺术家们说,我们很高兴经过了三年的疫情,还能再一次踏上江苏的土地,这次的行程安排使我们系列参观了运河沿岸之景,对运河的历史文化脉络有了清晰的了解,更加深入地了解运河文化、古人的智慧和中华传统文化的底蕴。我们两岸艺术家一起借助画笔,描绘运河的风情,使我们在艺术上深入交流,心灵上更加接近。

    此次采风活动,艺术家们还走进“运河明珠”宿迁,参访了皂河龙运城、洋河酒厂、泗阳妈祖文化园等处,用画笔留下了宿迁“第一江山春好处”的风采。

   “苏台青年艺术家大运河城市采风行”为第三届海峡两岸青年文化月重要组成部分,此次采风行活动后期将完成作品收件等工作,于10月下旬在淮安举办写生作品展。

      从小桥流水的江南水乡到青砖碧瓦的运河古镇,从古老的漕运码头到亚洲最大的水上立交,艺术家们领略了水韵江苏灵动的文化魅力,见证了现代化江苏新图景,一起描绘了运河的人文之美、生态之美、发展之美,以艺术交流促进苏台两地交流合作,共同推进两岸融合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