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理念引航定向 新举措砥砺担当

2018-11-30   来源:     作者:


近年来,江苏中华文化学院牢固树立";大统战";";大文化";理念,创新思路、整合资源、拓宽渠道、改进方法,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文化交流活动,为增进统一战线广大成员的文化自信、增强港澳台同胞的文化认同积极贡献力量。

一是立足长远,加大对港澳台青少年工作力度。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港澳台工作赢得青年才能赢得未来。为有效开展面向港澳台青少年学生的文化交流活动,学院先后与江苏省海外联谊会、江苏香港文化促进会、香港教育工作者联会、台湾国际教育旅行联盟总会、香港国民教育中心等机构合作,举办了3期苏港学生";情系中国心";交流活动,12期两岸四地青少年";新感觉";系列参访活动,来自港澳台地区30余所中学和南京地区6所重点中学,以及南京大学、东南大学等高校近2000名学生参与。一方面通过参观南京的静海寺、天妃宫、总统府、玄武湖、中山陵、南京博物院、南京师范大学和台湾的孙中山先生纪念堂、台湾故宫博物馆、松山文化创意园区和台湾清华大学等历史文化名胜及著名高校,增强他们的人文体验,提升他们对中华民族历史的感性认识。另一方面,强化沟通联谊,以情感的交流交融消弭隔阂,围绕";中华";";同心";";同行";";相亲相爱";等要素,组织";我们都是一家人—;—;走进当地人家";、拓展训练、";青春有约";大联欢、营火晩会、同堂上课、同台演出等活动,让四地青少年同吃同住同行,营造一脉相承、血浓于水的情感氛围,在共同对中华文化的学习中增进文化认同。2017年,与江苏省台办、江苏广播电视总台合作,举办了";寻根溯源  逐梦青春—;—;2017台湾青少年科技文化研习营活动";,120名台湾小学生及其教师参加,是江苏近年来规模较大、人数较多的一次两岸青少年文化交流活动,组织开展了科普乐园、传统文化、娱乐游戏等一系列特色鲜明的主题活动,包括科技馆、博物院等科普文化场所的参观学习,中山陵、孙中山纪念馆、总统府、夫子庙、南京甘熙故居等历史名胜的瞻仰游览,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石湫影视基地、常州恐龙园的考察游乐,与南京理工大学实验小学师生";同上一堂文化课";";同演一台文艺晚会";的文化交流,在寓教于乐中增进友谊,增强文化认同,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两岸小学生交流活动被中央电视台、光明网、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国际在线、江苏电视台报道,并被网易新闻、搜狐网、凤凰网转载,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二是拓宽视野,关注对香港教师和基层民众的工作。教师对于学生的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了增进香港教师对中华文化的了解和认同,学院与香港教育工作者联会合作,组织开展了为期五年";光影寻情大地行";香港教师江苏参访系列活动,累计有近250名香港地区大中小学和幼儿园的教师参加。先后与来访的台湾中华基金会中小学教师参访团、香港将军澳官立中学教师代表团、香港路德会西门英才中学教师交流发展团、香港德贞幼儿园教师参访团、香港天主教区幼稚园教师参访团等开展交流。组织他们参观南京云锦、苏州刺绣、宜兴紫砂、无锡泥人等博物馆,请技艺传承人介绍有关技艺,手把手教他们制作工艺,增强他们的传统技艺体验;组织参观了城市建设规划馆、高新技术企业等,向他们充分展示改革开放成就,帮助他们积累国民教育素材,把非物质文化遗产和大陆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融入到国民教育课程中,提升香港学生对国家的认同。同时,注重满足他们的专业需求,通过组织座谈、听公开课等形式,为他们提供与省内重点大学、中小学及幼儿园同行交流教育理念和方式方法的机会。普通民众是社会民意的重要基础,他们的共同体意识关系到社会整体的状况。对此,学院选择与港九劳工社团联会合作,于2017年举办了3期国情研习班,吸引了该会近百名骨干成员参加。通过在培训班上悬挂国旗,在开班式上奏国歌,以增强他们的国家观念;聘请专家教授作传统文化、中国近现代史、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历程等专题讲座,帮助他们全面而充分地了解历史悠久的中华文明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建设和改革各个阶段的历史与成就;组织参观南京静海寺、凭吊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使其亲身感受到近代以来中华民族遭受的深重苦难,激发爱国情怀;组织工会工作交流、行业发展、高新技术企业参访等,让他们了解江苏的历史文化、感受江苏经济社会发展现状,增强爱国意识,增进友谊与理解。培训后,港九劳工社团联会专门致函,称";此行加深了大家对中国近现代史的认识,让大家都感受到了祖国的快速发展步伐,且同时引起对香港发展现状的反思";。

三是发挥优势,开设文化大讲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学院依托江苏文化底蕴深厚、人文资源丰富的优势,聚焦省内外、国内外优质人才和教学资源,积极打造融文化研究、文化传播、文化交流、文化统战、文化共识于一体的";文化大讲堂";。现已经举办四期,分别邀请南京大学党委书记张异宾教授,南京大学首批人文社会科学资深教授、南京大学中华文化研究院院长赖永海教授,著名美术史论家、鉴定家、书画家萧平教授,《科技日报》社总编辑、中国报业协会副理事长刘亚东就";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传统文化与智慧人生";";中国书画的特质、承传与鉴赏";";全球视野中的中国科技创新";作专题讲座。在院部分学员、统一战线部分成员、省委统战部、省宗教局(省民委)、各民主党派省委机关、省统战系统各单位和省社会主义学院干部近700人分别听取了专题讲座,并纷纷表示,对中华优秀文化有了更深层面的了解,更加体会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中央和省内主流网络媒体、中央社院和省委统战部网站对活动进行了报道,第三期大讲堂由《扬子晚报》现场直播,在线观看粉丝达250.9万,扩大了学院影响,初步树立了";文化大讲堂";的品牌形象。

四是彰显特色,开展两岸艺术家交流活动。京杭大运河作为世界上开凿最早、规模最大的运河,是江苏文化的活态展厅、生态优美的绿色长廊、世界遗产的璀璨明珠。为了展示我省运河文化带建设成就,学院在江苏省台办的指导下,于今年4月同台湾北岸艺术学会一道发起组织了";古漕新韵,千秋传承—;—;苏台两地艺术家运河写生行";活动,作为搭建苏台两地文化交流的一次重要创新尝试,活动吸引了来自台湾北岸艺术学会、港澳台美协、台东大学等艺术机构、院系和江苏书画院的50多位知名艺术家参加,两地艺术家赴运河沿线城市无锡、扬州,历史文化名城南京实地观览,携手写生、创作,寻文化之根,促艺术交流,画江苏新貌,叙乡情友情。在亲身接触、亲密交流,增进了彼此间心意相通的兄弟姐妹般情谊,淡化了";你我不同";的心理隔阂。港澳台美协台湾地区主席李沃源表示,这次来江苏走走看看,更加体验到一件事情,那就是两岸本来就是一家人,两岸的距离本来就很近。旅加台湾画家简志雄则说,对于他们台湾艺术家而言,江苏的工作人员大都是第一次见面,但是他却没有陌生的感觉。他认为,这是缘于两岸共同的文化背景、血浓于水的亲情友情。台湾北岸艺术学会专门致函我院,用";五颜六色彩,勾勒漕运美";表达了苏台两地艺术家运河写生的收获,用";春往秋来会,共享艺术情";表达了对即将在南京、台北举办的优秀作品展的期待。117日至11日写生作品在江苏省现代美术馆进行了为期6天的展出,苏台两地82名艺术家的103件绘画作品参展,这些作品以不同的艺术手法、绘画语言,记录大运河的时代变迁,描绘大运河的时代风采,表现出了江苏运河文化的丰厚底蕴和崭新风貌;江苏文化底蕴深厚,经济和科教实力全国领先,文创产业资源丰富,发展潜力和空间巨大。台湾是文创产业起步较早发展较为成熟的地区。两地间的文创交流,不仅有利于共同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断提升中华文化影响力,而且有助于加强两岸文化往来、增进同胞情谊、提升国家认同。为此,今年学院主办的";文溯源·创未来—;—;苏台高校文创交流活动";,来自台湾科技大学、台湾艺术大学等高校的9名教师先后与江南大学设计学院、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艺术设计学院、南京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的师生开展互动,就不同领域的文创设计理念、产品营销策略、行业发展前景等进行了深入交流,同时组织他们赴南京、无锡的文化创业基地现场观览、文创作品交流,加深他们对江苏历史人文传统和新时代文化发展的了解。

五是放眼世界,推进中华文明的交流与互鉴。江苏地处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交汇点,为充分发挥这一地域优势和江苏文化特色,学院组团赴澳大利亚、新西兰、俄罗斯、芬兰、以色列、埃及、英国、爱尔兰等国家以及台湾地区进行文化交流和参访,分别与澳大利亚南社区多元文化中心、悉尼大学、新西兰汉密尔顿多元文化服务部、莫斯科大学孔子学院、圣彼得堡政府西南区亚洲太平洋区域国家合作中心、以色列理工学院、埃及博物馆、英国剑桥大学、爱尔兰都柏林大学等进行文化交流和参访,了解当地多元文化基本构成和相关政策,达成初步合作意向,讲好中国和江苏故事,传播中国和江苏声音,促进了中华文明与世界文明的交流与互鉴。

下一步,学院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立足自身实际和资源特色,充分整合外力为我所用,勇于开拓创新大胆实践,利用网络媒体强化宣传报道,学习兄弟单位的先进经验,推动江苏中华文化学院工作再上新台阶。

新理念引航定向 新举措砥砺担当
2018-11-30


近年来,江苏中华文化学院牢固树立";大统战";";大文化";理念,创新思路、整合资源、拓宽渠道、改进方法,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文化交流活动,为增进统一战线广大成员的文化自信、增强港澳台同胞的文化认同积极贡献力量。

一是立足长远,加大对港澳台青少年工作力度。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港澳台工作赢得青年才能赢得未来。为有效开展面向港澳台青少年学生的文化交流活动,学院先后与江苏省海外联谊会、江苏香港文化促进会、香港教育工作者联会、台湾国际教育旅行联盟总会、香港国民教育中心等机构合作,举办了3期苏港学生";情系中国心";交流活动,12期两岸四地青少年";新感觉";系列参访活动,来自港澳台地区30余所中学和南京地区6所重点中学,以及南京大学、东南大学等高校近2000名学生参与。一方面通过参观南京的静海寺、天妃宫、总统府、玄武湖、中山陵、南京博物院、南京师范大学和台湾的孙中山先生纪念堂、台湾故宫博物馆、松山文化创意园区和台湾清华大学等历史文化名胜及著名高校,增强他们的人文体验,提升他们对中华民族历史的感性认识。另一方面,强化沟通联谊,以情感的交流交融消弭隔阂,围绕";中华";";同心";";同行";";相亲相爱";等要素,组织";我们都是一家人—;—;走进当地人家";、拓展训练、";青春有约";大联欢、营火晩会、同堂上课、同台演出等活动,让四地青少年同吃同住同行,营造一脉相承、血浓于水的情感氛围,在共同对中华文化的学习中增进文化认同。2017年,与江苏省台办、江苏广播电视总台合作,举办了";寻根溯源  逐梦青春—;—;2017台湾青少年科技文化研习营活动";,120名台湾小学生及其教师参加,是江苏近年来规模较大、人数较多的一次两岸青少年文化交流活动,组织开展了科普乐园、传统文化、娱乐游戏等一系列特色鲜明的主题活动,包括科技馆、博物院等科普文化场所的参观学习,中山陵、孙中山纪念馆、总统府、夫子庙、南京甘熙故居等历史名胜的瞻仰游览,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石湫影视基地、常州恐龙园的考察游乐,与南京理工大学实验小学师生";同上一堂文化课";";同演一台文艺晚会";的文化交流,在寓教于乐中增进友谊,增强文化认同,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两岸小学生交流活动被中央电视台、光明网、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国际在线、江苏电视台报道,并被网易新闻、搜狐网、凤凰网转载,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二是拓宽视野,关注对香港教师和基层民众的工作。教师对于学生的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了增进香港教师对中华文化的了解和认同,学院与香港教育工作者联会合作,组织开展了为期五年";光影寻情大地行";香港教师江苏参访系列活动,累计有近250名香港地区大中小学和幼儿园的教师参加。先后与来访的台湾中华基金会中小学教师参访团、香港将军澳官立中学教师代表团、香港路德会西门英才中学教师交流发展团、香港德贞幼儿园教师参访团、香港天主教区幼稚园教师参访团等开展交流。组织他们参观南京云锦、苏州刺绣、宜兴紫砂、无锡泥人等博物馆,请技艺传承人介绍有关技艺,手把手教他们制作工艺,增强他们的传统技艺体验;组织参观了城市建设规划馆、高新技术企业等,向他们充分展示改革开放成就,帮助他们积累国民教育素材,把非物质文化遗产和大陆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融入到国民教育课程中,提升香港学生对国家的认同。同时,注重满足他们的专业需求,通过组织座谈、听公开课等形式,为他们提供与省内重点大学、中小学及幼儿园同行交流教育理念和方式方法的机会。普通民众是社会民意的重要基础,他们的共同体意识关系到社会整体的状况。对此,学院选择与港九劳工社团联会合作,于2017年举办了3期国情研习班,吸引了该会近百名骨干成员参加。通过在培训班上悬挂国旗,在开班式上奏国歌,以增强他们的国家观念;聘请专家教授作传统文化、中国近现代史、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历程等专题讲座,帮助他们全面而充分地了解历史悠久的中华文明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建设和改革各个阶段的历史与成就;组织参观南京静海寺、凭吊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使其亲身感受到近代以来中华民族遭受的深重苦难,激发爱国情怀;组织工会工作交流、行业发展、高新技术企业参访等,让他们了解江苏的历史文化、感受江苏经济社会发展现状,增强爱国意识,增进友谊与理解。培训后,港九劳工社团联会专门致函,称";此行加深了大家对中国近现代史的认识,让大家都感受到了祖国的快速发展步伐,且同时引起对香港发展现状的反思";。

三是发挥优势,开设文化大讲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学院依托江苏文化底蕴深厚、人文资源丰富的优势,聚焦省内外、国内外优质人才和教学资源,积极打造融文化研究、文化传播、文化交流、文化统战、文化共识于一体的";文化大讲堂";。现已经举办四期,分别邀请南京大学党委书记张异宾教授,南京大学首批人文社会科学资深教授、南京大学中华文化研究院院长赖永海教授,著名美术史论家、鉴定家、书画家萧平教授,《科技日报》社总编辑、中国报业协会副理事长刘亚东就";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传统文化与智慧人生";";中国书画的特质、承传与鉴赏";";全球视野中的中国科技创新";作专题讲座。在院部分学员、统一战线部分成员、省委统战部、省宗教局(省民委)、各民主党派省委机关、省统战系统各单位和省社会主义学院干部近700人分别听取了专题讲座,并纷纷表示,对中华优秀文化有了更深层面的了解,更加体会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中央和省内主流网络媒体、中央社院和省委统战部网站对活动进行了报道,第三期大讲堂由《扬子晚报》现场直播,在线观看粉丝达250.9万,扩大了学院影响,初步树立了";文化大讲堂";的品牌形象。

四是彰显特色,开展两岸艺术家交流活动。京杭大运河作为世界上开凿最早、规模最大的运河,是江苏文化的活态展厅、生态优美的绿色长廊、世界遗产的璀璨明珠。为了展示我省运河文化带建设成就,学院在江苏省台办的指导下,于今年4月同台湾北岸艺术学会一道发起组织了";古漕新韵,千秋传承—;—;苏台两地艺术家运河写生行";活动,作为搭建苏台两地文化交流的一次重要创新尝试,活动吸引了来自台湾北岸艺术学会、港澳台美协、台东大学等艺术机构、院系和江苏书画院的50多位知名艺术家参加,两地艺术家赴运河沿线城市无锡、扬州,历史文化名城南京实地观览,携手写生、创作,寻文化之根,促艺术交流,画江苏新貌,叙乡情友情。在亲身接触、亲密交流,增进了彼此间心意相通的兄弟姐妹般情谊,淡化了";你我不同";的心理隔阂。港澳台美协台湾地区主席李沃源表示,这次来江苏走走看看,更加体验到一件事情,那就是两岸本来就是一家人,两岸的距离本来就很近。旅加台湾画家简志雄则说,对于他们台湾艺术家而言,江苏的工作人员大都是第一次见面,但是他却没有陌生的感觉。他认为,这是缘于两岸共同的文化背景、血浓于水的亲情友情。台湾北岸艺术学会专门致函我院,用";五颜六色彩,勾勒漕运美";表达了苏台两地艺术家运河写生的收获,用";春往秋来会,共享艺术情";表达了对即将在南京、台北举办的优秀作品展的期待。117日至11日写生作品在江苏省现代美术馆进行了为期6天的展出,苏台两地82名艺术家的103件绘画作品参展,这些作品以不同的艺术手法、绘画语言,记录大运河的时代变迁,描绘大运河的时代风采,表现出了江苏运河文化的丰厚底蕴和崭新风貌;江苏文化底蕴深厚,经济和科教实力全国领先,文创产业资源丰富,发展潜力和空间巨大。台湾是文创产业起步较早发展较为成熟的地区。两地间的文创交流,不仅有利于共同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断提升中华文化影响力,而且有助于加强两岸文化往来、增进同胞情谊、提升国家认同。为此,今年学院主办的";文溯源·创未来—;—;苏台高校文创交流活动";,来自台湾科技大学、台湾艺术大学等高校的9名教师先后与江南大学设计学院、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艺术设计学院、南京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的师生开展互动,就不同领域的文创设计理念、产品营销策略、行业发展前景等进行了深入交流,同时组织他们赴南京、无锡的文化创业基地现场观览、文创作品交流,加深他们对江苏历史人文传统和新时代文化发展的了解。

五是放眼世界,推进中华文明的交流与互鉴。江苏地处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交汇点,为充分发挥这一地域优势和江苏文化特色,学院组团赴澳大利亚、新西兰、俄罗斯、芬兰、以色列、埃及、英国、爱尔兰等国家以及台湾地区进行文化交流和参访,分别与澳大利亚南社区多元文化中心、悉尼大学、新西兰汉密尔顿多元文化服务部、莫斯科大学孔子学院、圣彼得堡政府西南区亚洲太平洋区域国家合作中心、以色列理工学院、埃及博物馆、英国剑桥大学、爱尔兰都柏林大学等进行文化交流和参访,了解当地多元文化基本构成和相关政策,达成初步合作意向,讲好中国和江苏故事,传播中国和江苏声音,促进了中华文明与世界文明的交流与互鉴。

下一步,学院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立足自身实际和资源特色,充分整合外力为我所用,勇于开拓创新大胆实践,利用网络媒体强化宣传报道,学习兄弟单位的先进经验,推动江苏中华文化学院工作再上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