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心共识 砥砺前行 ——江苏省社会主义学院60周年发展综述

2016-11-15   来源:文化联络处     作者:

 

fdd82bf0-6590-4e96-820e-d3cb03bf2da7.jpg.1.jpg

位于南京东郊月牙湖畔的江苏省社会主义学院,也许很多人并不知道。但是,作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统一战线性质的政治学院、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的联合党校,这所院校已走过了60年的光辉历程,为巩固和发展爱国统一战线,为江苏各项事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整整一个甲子的光阴流逝,学院的诞生、成长、建树,都融入了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庄重步履。

 

培育3万多名优秀党人士

社会主义学院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产物。1956年,经民主人士提议,在毛泽东、周恩来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亲切关怀下,中央社会主义学院诞生,江苏省社会主义学院也随之应运而生。省社院前身分别是1956年由政协江苏省委员会创办的";江苏省各界人士政治学校";和江苏省民主建国会、江苏省工商业联合会创办的";江苏省工商界政治学校";。1958年两校合并,成立";江苏省各界人士政治学校";。19628月改名为";江苏省政治学校";。

1985年,省政治学校恢复办学。19889月,经省委同意更名为";江苏省社会主义学院";,并明确为正厅(局)级建制。1992519日在现址举行了揭牌仪式。自此,省社院走上了";高层次、正规化、有特色";的发展之路,在";爱国、团结、民主、求实";校风引领下,共举办各类培训班625期,培训总人数达31130人次,构建了覆盖统一战线各领域的分类培训格局,培养了一批又一批与中国共产党同心同德、亲密合作的优秀党外代表人士。

2008年,经省委批准,省社院正式加挂";江苏中华文化学院";的牌子,开展面向港澳台同胞和海外华人华侨的国情研修和文化交流活动,成为联系海内外中华儿女,共同致力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统战工作新平台。

 

项探索走在全国社院前列

";诸师妙释玄机透,同学精勤颖悟新…;…;从兹握别成追忆,添得征途携手情。";省社院学员荀德麟当年结业时即兴赋的首诗,院生活的真实写照成为学员们永久的社院记忆。

省社院60年的发展,凝结了历届江苏省委、省政府的领导、关心和支持,凝结了省各民主党派、工商联的期望、群策和合力,也凝结了一代又一代社院人的智慧、求索和实干。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伴随着江苏";两个率先";的伟大进程,学院围绕我省工作大局和统一战线中心工作,推进教学、科研、文化、人才、管理";五位一体";协调发展,充分发挥了统一战线人才培养基地、理论研究基地和方针政策宣传基地的作用,致力于培养新一代党外代表人士。

突出政治培训,创新教学方式。学院坚持以政治培训为主,突出共识教育,致力于提高学员的政治把握能力、参政议政能力、组织领导能力、合作共事能力和解决自身问题的能力,不断完善教学布局,具有统战特色、江苏特点的教学体系已然形成。在教学方式上着力创新,设立现场教学基地,组织学员论坛,安排驻点调研,积极开展研究式、模拟式、互动式、体验式教学。在全国社院系统率先组织党外县处级领导干部培训班学员赴新加坡、美国开展专题培训。

推进学科建设,提高科研水平。学院坚持开放式科研战略,借助我省各大高校和科研院所的雄厚力量,成立了多党合作理论研究中心。近年来,学院每年都有课题获评全国优秀课题奖项。其中,与省委统战部、省社会科学院合作的课题《新社会组织与统一战线》获中央统战部2010年全国统战理论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出版《国家治理与统一战线》等学术专著,努力推动我省统战理论研究和创新。

弘扬中华文化,增进文化共识。以青少年为重点,积极开展对外交流,形成了港澳同胞、台湾同胞和海外侨胞国情研修和文化交流的新平台。近5年来,共培训和接待各方面人士3000多人。创办了集统战性、文化性、可读性于一体的综合性文化刊物《雅集》,在海内外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加强队伍建设,培养引进人才。学院按照";加强以教学科研为重点的人才队伍建设";的总体要求,切实抓好人才的引进、培养、使用和激励,形成了具有较高素质的师资队伍和干部职工队伍,目前,学院有研究生以上学历人员21人,占干部总数的38.9%,初步形成了人才梯次和教学科研团队。

积极探索创新,提高管理实效。学院在全国省级社院中首先编制出台了《2011—;2015年发展规划》,提出了";教学提高吸引力、科研突出引领力、文化扩大影响力、人才增加凝聚力、管理产生生产力";的工作要求。5年来,积极推进学院文化建设,提出了";体现真切的人文关怀、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创造宽松的工作环境";的学院文化建设要求。学院在教学科研、文化建设以及后勤服务方面的探索和做法,得到省委和中央社院领导的肯定,并多次在全国性会议上介绍。

省社院的学习经历,令学员们收获良多。刚刚结束的第十九期党外县处级领导干部培训班学员、省商务厅综合处处长倪海清深有体会地说:";通过学习,更加明确了自己作为党外干部的责任,今后要谋长远之道,建有用之言,献务实之策。";

 

为巩固发展爱国统一战线再创佳绩

最近,省社院领导班子和广大教职员工,正在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致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建院60周年时的贺信,大家深感使命在肩,责任重大,一致表示要积极作为,再创佳绩。

—;—;始终坚持正确的办学方向,突出政治培训,强化政治共识。深化对社会主义学院的政治责任和历史责任的认识,准确把握新时期党外代表人士成长规律和社会主义学院办学规律,努力推进教育培训改革和发展。

—;—;始终围绕为统战工作服务,不断强化为统战工作服务的职能,对统一战线工作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进行前瞻性、前沿性研究,积极发挥统一战线智库作用。

—;—;始终致力于以中华文化为纽带,增进海内外中华儿女的文化共识和文化认同。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研究、交流和传承,继续面向港澳台和海外开展文化交流与国情研修活动。

经过一个甲子风雨洗礼的江苏省社会主义学院,重又站到了一个新的发展起点上。中共江苏省委统战部副部长、省社会主义学院党组书记周和平表示,学院将抓住机遇,不辱使命,进一步做好统一战线人才教育培养工作,为建设";强富美高";新江苏,为我省爱国统一战线的巩固和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同心共识 砥砺前行 ——江苏省社会主义学院60周年发展综述
2016-11-15

 

fdd82bf0-6590-4e96-820e-d3cb03bf2da7.jpg.1.jpg

位于南京东郊月牙湖畔的江苏省社会主义学院,也许很多人并不知道。但是,作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统一战线性质的政治学院、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的联合党校,这所院校已走过了60年的光辉历程,为巩固和发展爱国统一战线,为江苏各项事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整整一个甲子的光阴流逝,学院的诞生、成长、建树,都融入了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庄重步履。

 

培育3万多名优秀党人士

社会主义学院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产物。1956年,经民主人士提议,在毛泽东、周恩来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亲切关怀下,中央社会主义学院诞生,江苏省社会主义学院也随之应运而生。省社院前身分别是1956年由政协江苏省委员会创办的";江苏省各界人士政治学校";和江苏省民主建国会、江苏省工商业联合会创办的";江苏省工商界政治学校";。1958年两校合并,成立";江苏省各界人士政治学校";。19628月改名为";江苏省政治学校";。

1985年,省政治学校恢复办学。19889月,经省委同意更名为";江苏省社会主义学院";,并明确为正厅(局)级建制。1992519日在现址举行了揭牌仪式。自此,省社院走上了";高层次、正规化、有特色";的发展之路,在";爱国、团结、民主、求实";校风引领下,共举办各类培训班625期,培训总人数达31130人次,构建了覆盖统一战线各领域的分类培训格局,培养了一批又一批与中国共产党同心同德、亲密合作的优秀党外代表人士。

2008年,经省委批准,省社院正式加挂";江苏中华文化学院";的牌子,开展面向港澳台同胞和海外华人华侨的国情研修和文化交流活动,成为联系海内外中华儿女,共同致力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统战工作新平台。

 

项探索走在全国社院前列

";诸师妙释玄机透,同学精勤颖悟新…;…;从兹握别成追忆,添得征途携手情。";省社院学员荀德麟当年结业时即兴赋的首诗,院生活的真实写照成为学员们永久的社院记忆。

省社院60年的发展,凝结了历届江苏省委、省政府的领导、关心和支持,凝结了省各民主党派、工商联的期望、群策和合力,也凝结了一代又一代社院人的智慧、求索和实干。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伴随着江苏";两个率先";的伟大进程,学院围绕我省工作大局和统一战线中心工作,推进教学、科研、文化、人才、管理";五位一体";协调发展,充分发挥了统一战线人才培养基地、理论研究基地和方针政策宣传基地的作用,致力于培养新一代党外代表人士。

突出政治培训,创新教学方式。学院坚持以政治培训为主,突出共识教育,致力于提高学员的政治把握能力、参政议政能力、组织领导能力、合作共事能力和解决自身问题的能力,不断完善教学布局,具有统战特色、江苏特点的教学体系已然形成。在教学方式上着力创新,设立现场教学基地,组织学员论坛,安排驻点调研,积极开展研究式、模拟式、互动式、体验式教学。在全国社院系统率先组织党外县处级领导干部培训班学员赴新加坡、美国开展专题培训。

推进学科建设,提高科研水平。学院坚持开放式科研战略,借助我省各大高校和科研院所的雄厚力量,成立了多党合作理论研究中心。近年来,学院每年都有课题获评全国优秀课题奖项。其中,与省委统战部、省社会科学院合作的课题《新社会组织与统一战线》获中央统战部2010年全国统战理论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出版《国家治理与统一战线》等学术专著,努力推动我省统战理论研究和创新。

弘扬中华文化,增进文化共识。以青少年为重点,积极开展对外交流,形成了港澳同胞、台湾同胞和海外侨胞国情研修和文化交流的新平台。近5年来,共培训和接待各方面人士3000多人。创办了集统战性、文化性、可读性于一体的综合性文化刊物《雅集》,在海内外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加强队伍建设,培养引进人才。学院按照";加强以教学科研为重点的人才队伍建设";的总体要求,切实抓好人才的引进、培养、使用和激励,形成了具有较高素质的师资队伍和干部职工队伍,目前,学院有研究生以上学历人员21人,占干部总数的38.9%,初步形成了人才梯次和教学科研团队。

积极探索创新,提高管理实效。学院在全国省级社院中首先编制出台了《2011—;2015年发展规划》,提出了";教学提高吸引力、科研突出引领力、文化扩大影响力、人才增加凝聚力、管理产生生产力";的工作要求。5年来,积极推进学院文化建设,提出了";体现真切的人文关怀、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创造宽松的工作环境";的学院文化建设要求。学院在教学科研、文化建设以及后勤服务方面的探索和做法,得到省委和中央社院领导的肯定,并多次在全国性会议上介绍。

省社院的学习经历,令学员们收获良多。刚刚结束的第十九期党外县处级领导干部培训班学员、省商务厅综合处处长倪海清深有体会地说:";通过学习,更加明确了自己作为党外干部的责任,今后要谋长远之道,建有用之言,献务实之策。";

 

为巩固发展爱国统一战线再创佳绩

最近,省社院领导班子和广大教职员工,正在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致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建院60周年时的贺信,大家深感使命在肩,责任重大,一致表示要积极作为,再创佳绩。

—;—;始终坚持正确的办学方向,突出政治培训,强化政治共识。深化对社会主义学院的政治责任和历史责任的认识,准确把握新时期党外代表人士成长规律和社会主义学院办学规律,努力推进教育培训改革和发展。

—;—;始终围绕为统战工作服务,不断强化为统战工作服务的职能,对统一战线工作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进行前瞻性、前沿性研究,积极发挥统一战线智库作用。

—;—;始终致力于以中华文化为纽带,增进海内外中华儿女的文化共识和文化认同。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研究、交流和传承,继续面向港澳台和海外开展文化交流与国情研修活动。

经过一个甲子风雨洗礼的江苏省社会主义学院,重又站到了一个新的发展起点上。中共江苏省委统战部副部长、省社会主义学院党组书记周和平表示,学院将抓住机遇,不辱使命,进一步做好统一战线人才教育培养工作,为建设";强富美高";新江苏,为我省爱国统一战线的巩固和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