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蕾:让非遗仿真绣添彩共富新图景

2023-09-04    来源:     作者:杨赟


张蕾.png


人物简介:张蕾,江苏工程职业技术学院艺术设计学院教授、中国工艺美术协会刺绣专业委员会理事、沈寿刺绣传习馆馆长,江苏省第十三届妇代会代表、南通市第十二届、十三届政协委员、民盟市委南通工院支部主委,曾参加江苏省第十五期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培训班。荣获国家非遗苏绣(仿真绣)省级代表性传承人、江苏省工艺美术名人、江苏省乡土人才“三带”能手等荣誉。

千年刺绣,穿引古今,一针一线牵引着中国几千年的文化精髓。我从小便师从祖母庄锦云先生学习刺绣,从此与绣艺结下不解之缘。从业30多年来,我深深感到:“非遗要助力共同富裕,就要自接地气、自带流量,拓展应用场景,让千年技艺‘活’在大家的现实生活中。”

弘扬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当代价值。作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仿真绣传承人,我始终致力于保护、传承、发扬、创新传统刺绣工艺,专注刺绣技术与创新人才培养,找到传统文化和现代生活的连接点。2007年,我成为研究员级工艺美术师,任教于江苏工程职业技术学院。2012年,学院设置“沈寿刺绣传习馆”,为师生研习提供平台。新生入学第一堂课便是参观“沈寿刺绣传习馆”,并听取我开设的“刺绣艺术”选修课程。多年来,我主要以“传、帮、带、教”的模式持续开展技艺传承活动,为南通市非遗中心仿真绣培训班提供免费培训服务。通过校企合作,我带学生们一起为南通富士美帽业有限公司、江苏三润服装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南通富美服饰有限公司、江苏宝缦家纺科技有限公司、江苏凯利绣品有限公司等企业组织的主题活动提供特色非遗文化体验,培训总人数达上千人。

用传统文化赋能乡村振兴。我积极开展乡村刺绣培训,将传统技艺覆盖到乡镇区域,为农村乡镇刺绣人员提供培训服务。为带动南通兴东、平潮等乡镇周边刺绣从业人员的就业创业积极性,我帮助他们开展技艺培训工作,培养更多的农村青年成为传统手工艺的有生力量。2020年,我帮助乡村加工点师傅成立“绣绣”工艺美术品经营部,对其刺绣原材料、技术辅导、刺绣维护、后套处理、产品销售等方面进行扶持,帮助培养孵化出刺绣加工点5家,帮助留守妇女居家就业。多年来,我积极提供公共服务,促进乡土人才发展,为推动乡村振兴作出了一定贡献,起到了很好的示范带动作用。

“让非遗为共同富裕作出更大贡献,就要充分展现其当代价值,通过创新转化激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命力,推动非遗从文化领域向生活领域拓展,更好地融入现代生活”。我希望,今后尝试着用更加丰富的刺绣语言来诠释艺术的理解和表达,不断拓展刺绣表现艺术的新思路,更好展示非遗赋能乡村振兴、助力全民共富的成果,真正让非遗南通仿真绣添彩共富新图景。


张蕾:让非遗仿真绣添彩共富新图景
2023-09-04


张蕾.png


人物简介:张蕾,江苏工程职业技术学院艺术设计学院教授、中国工艺美术协会刺绣专业委员会理事、沈寿刺绣传习馆馆长,江苏省第十三届妇代会代表、南通市第十二届、十三届政协委员、民盟市委南通工院支部主委,曾参加江苏省第十五期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培训班。荣获国家非遗苏绣(仿真绣)省级代表性传承人、江苏省工艺美术名人、江苏省乡土人才“三带”能手等荣誉。

千年刺绣,穿引古今,一针一线牵引着中国几千年的文化精髓。我从小便师从祖母庄锦云先生学习刺绣,从此与绣艺结下不解之缘。从业30多年来,我深深感到:“非遗要助力共同富裕,就要自接地气、自带流量,拓展应用场景,让千年技艺‘活’在大家的现实生活中。”

弘扬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当代价值。作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仿真绣传承人,我始终致力于保护、传承、发扬、创新传统刺绣工艺,专注刺绣技术与创新人才培养,找到传统文化和现代生活的连接点。2007年,我成为研究员级工艺美术师,任教于江苏工程职业技术学院。2012年,学院设置“沈寿刺绣传习馆”,为师生研习提供平台。新生入学第一堂课便是参观“沈寿刺绣传习馆”,并听取我开设的“刺绣艺术”选修课程。多年来,我主要以“传、帮、带、教”的模式持续开展技艺传承活动,为南通市非遗中心仿真绣培训班提供免费培训服务。通过校企合作,我带学生们一起为南通富士美帽业有限公司、江苏三润服装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南通富美服饰有限公司、江苏宝缦家纺科技有限公司、江苏凯利绣品有限公司等企业组织的主题活动提供特色非遗文化体验,培训总人数达上千人。

用传统文化赋能乡村振兴。我积极开展乡村刺绣培训,将传统技艺覆盖到乡镇区域,为农村乡镇刺绣人员提供培训服务。为带动南通兴东、平潮等乡镇周边刺绣从业人员的就业创业积极性,我帮助他们开展技艺培训工作,培养更多的农村青年成为传统手工艺的有生力量。2020年,我帮助乡村加工点师傅成立“绣绣”工艺美术品经营部,对其刺绣原材料、技术辅导、刺绣维护、后套处理、产品销售等方面进行扶持,帮助培养孵化出刺绣加工点5家,帮助留守妇女居家就业。多年来,我积极提供公共服务,促进乡土人才发展,为推动乡村振兴作出了一定贡献,起到了很好的示范带动作用。

“让非遗为共同富裕作出更大贡献,就要充分展现其当代价值,通过创新转化激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命力,推动非遗从文化领域向生活领域拓展,更好地融入现代生活”。我希望,今后尝试着用更加丰富的刺绣语言来诠释艺术的理解和表达,不断拓展刺绣表现艺术的新思路,更好展示非遗赋能乡村振兴、助力全民共富的成果,真正让非遗南通仿真绣添彩共富新图景。